冠状病*感染在世界上非常普遍,人群中大约10%-30%的冬季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冠状病*引起的,是普通感冒中第二大致病因素。
传播方式可分为三种:
1、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气、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喷出的飞沫降落在其他人身上,然后通过眼睛、口腔、鼻腔的黏膜进入到身体内;
2、接触传播:接触到被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所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毛巾、餐具、电话等,然后病*通过眼睛、口腔、鼻腔的黏膜进入到被传染者身体内,引起感染;
3、经口传播:如食用含有病*的野味等。
新型冠状病*为何难以消除?
因为新冠病*发病隐匿性强、潜伏期长、传染性强‘极易发生变异,同时,国外对于疫情控制不佳,所以新冠病*控制不住。
新型冠状病*是冠状病*家族中的新型病*株,可入侵人体呼吸系统而导致新型冠状病*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性,现已在全球范围大流行,成为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已经导致全球约有2.5亿人的感染,以及超过万人的死亡。
由于新冠病*具有高度的变异能力,目前已有许多的新冠病*变异*株的出现,使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感染率仍然居于较高水平。
有些突变可能会改变病*传播的速度、传染性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甚至对疫苗和治疗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目前在新冠病*的多种变异株中,德尔塔变异株使全球新冠感染率激增,仍然具有很大威胁。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发布了很多诊治方案,包括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及中西药结合治疗,但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对疾病病理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然缺乏特效药物。
因此,有效地消*,对于减少传播途径对于病*预防至关重要,而且,需要针对不同的传播载体采取合适的消*方式,以最大限度地遏制新冠病*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除了疫苗外,戴口罩、社交距离与手消*是群众预防新冠感染最有效的三大措施。
全球首支奥密克戎灭活疫苗临床第一剂接种完成!李兰娟这样说
日前,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密克戎突变型新冠肺炎灭活疫苗临床研究在浙江杭州正式完成首剂接种,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针对奥密克戎株的灭活疫苗在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罪魁祸首是奥密克戎突变株,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短、传代时间短、防控难度大等特点。
年12月9日,中国生物迅速启动奥密克戎株疫苗研发工作,并于年4月26日获得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
树兰(杭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所在获得临床批准文件后,立即开展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获得伦理批准文件,临床研究于5月1日正式启动。
计划招募首批名受试者,经过筛选,志愿者需要接种两剂疫苗,将在未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评估奥地利株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在研究期间,不需要住院,研究人员确认无异常后即可离开研究中心。
临床研究数据批准后,未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的空白人群可直接接种奥密克戎疫苗。
奥株疫苗来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在接种的新冠疫苗已经无效了呢?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张云涛表示:此次研发的奥株对前期新冠疫苗不是完全否定的,前期接种的一代新冠疫苗仍然是有效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相信通过严格的临床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以进一步证明,来保障以后疫苗的应用。
奥密克戎的变异株的疫苗的研发非常重要,当然原来的疫苗还是有效的,但是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以后,将可能会有更好的免疫效果,这个也证明了中国在抗疫工作当中的速度、中国的效率。”
新型冠状病*感染的症状包括哪些?
目前正在流行的病*感染性疾病是年开始爆发,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症状如下:
1、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干咳、周身酸痛、乏力、咽痒、咽痛,可伴有味觉或嗅觉的轻度减退,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也有少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2、严重的患者: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多脏器功能障碍、出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