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古籍修复:赓续民族文化根脉
近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荣获第五届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这是对长期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望民族精神家园、赓续文明火种的古籍修复工作者的重要褒奖,也反映了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回归。古籍修复师, 修复 的何尝不是传统文化的 虫咬鼠啮 。 守望文明,古籍修复师值得社会的尊重和褒奖 历史上,修复师被误认为是裱贴工匠,不能参评研究岗位,大部分都是初级职称,得不到好的待遇,社会地位低。但是,这与修复师的实际能力和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不相符的。面对珍贵的古籍藏品,修复师承担着巨大风险,明代周嘉胄《装潢志》记载,书画修复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只有具备了 良工 ,才能谈如何修复。古籍修复是一门需要时间积淀、经验积累的传统技艺,从业者掌握基本的传统修复技法也许很快,但是要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则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需要有长期坐 冷板凳 的耐心和毅力。 国图文献修复组是拥有诸多 良工 并作出杰出贡献的行业翘楚。百余年来,国图开展了《赵城金藏》、《永乐大典》、西夏文献、敦煌遗书和大量宋元善本等一大批重大修复项目,在历代古籍修复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件件国宝以焕然一新的生命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滋养着炎*子孙。国图文献修复组还在古籍修复标准规范制定、全国修复人才培养、古籍修复设备研发、古籍修复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获得 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表彰是实至名归。 盛世修文,古籍修复让民族文化根脉赓续传承 当今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时代,著名专家冯其庸先生曾说: 从 破四旧 到今天国家提倡保护文化遗产,这个变化应特别珍惜。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盛世修文 的历史传统正在延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古籍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经自然灾害、兵燹火厄的涤荡,流传至今的珍贵典籍已经十不存一,大量处于濒危状态的古籍善本,亟须修复。 古籍修复不仅是修复 文献 ,更是 修复 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 修复 文明的创伤。国图文献修复组获奖,说明古籍修复这一传统 冷门 行当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古籍修复作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可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古籍修复工作者从事的正是最基础的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活下来 的工作。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有长期坚持的 新常态 ,古籍修复工作也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谨防文化遗产保护 时冷时热 的波折和损失。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和国家的重视和投入、从业人员的执着努力、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中华文明必将 修复 历史的破损和斑驳,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