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败血症是婴幼儿易发的一种疾病。新生儿抵抗力差,很容易被细菌给污染。细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新生儿的身体,在新生儿血液中形成一个无止境的循环,同时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会侵入到新生儿的血液中,随着新生儿的生长,细菌和病毒会随着新生儿的生长而不断繁殖。
新生儿的各个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可能会出现全身的炎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的刺激抵抗力较弱。细菌、病毒容易侵入新生儿体内,细菌病毒在新生儿体内生长繁殖,病毒会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引起炎症反应。新生儿患上了细菌感染的一种疾病就是败血症。这也是为什么新生儿易患败血症的原因。
01病因
产后感染、宫内感染、产后感染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原因。这三类最容易发生:
1、胎膜早衰
正常的子宫内充满了细菌,胎儿被胎膜所阻挡,如果胎膜破裂,细菌就会逆流而上,在子宫内繁衍。破口愈久,细菌愈多。在胎儿有吞咽和呼吸的时候,细菌就有可能侵入到胎儿的身体里,然后再进行繁殖。
2、脐炎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会在两个星期后脱落。脐窝伤口没有皮肤,血管还没有完全封闭,偶尔会渗出血来,而且脐部很容易积水,也很难保持干燥,是细菌最好的滋生场所,如果感染了细菌,就会感染。
3、脓胞炎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如果受到摩擦等的刺激,会导致脓胞疮,这些脓泡通常在手臂、下肢、尿布区和皮肤褶皱处形成。早期的疱液很明显,到了晚期就会变成黄色的浑浊。水泡破裂,使皮肤变得通红湿润。轻度的疱疹只局限在一小块地方,没有全身的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新的脓疱疮,并伴有败血症。
02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1、体温的改变。大部分足月婴儿会有发烧的症状,而早产的孩子会有体温不稳定的现象。
2、黄疸。症状是黄疸严重,消退时间推迟,消失后会反复出现,具体的病因无法解释。
3、肝脾增大。如果是因为反应过大,或者是内脏受到了影响,那么就会有内脏受累。
4、肢体肌肉张力变化与激惹。大多数的新生儿都会有激动和愤怒的情绪,有些早产的宝宝会有肢体张力下降。
03新生儿感染后的并发症
1、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最容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所以要注意及时做脑脊液检查。
2、肺炎或肺脓肿继发肺炎或肺脓肿后,会有呼吸系统的表现。
3、蜂窝组织炎、骨髓炎、肾盂肾炎等性病灶迁移。
4、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症的严重后果是多器官衰竭。
04怎样处理新生儿败血症
1、治疗新生儿败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生素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时清除感染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对疾病的影响。
2、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几率很小,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败血症,要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各种并发症。
3、新生儿败血症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在进行抗感染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输液治疗,这样可以控制孩子的病情,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新生儿败血症还会导致一些并发症,会对儿童的大脑功能和内脏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要及时地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到新生儿败血症的危害,及时治疗。
05新生儿败血症预防措施
1、做好围产期的护理
定期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在生产中要做到无菌操作。对于胎膜早破、宫内窒息、分娩时间较长的婴儿,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有感染和发烧的孕妇,可应用广谱的抗菌药物,通过胎盘屏障。新生儿窒息时,应尽可能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对于难产和重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与新生儿接触者(包括产妇、医护人员等)都要洗手,这是阻断传染的一个重要手段。
2、加强高危儿的监护
对有感染风险的新生儿进行密切监护。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吸奶时的精神状态和体温。
3、做好皮肤粘膜的保养
尤其要注意口腔粘膜和脐部的卫生,防止感染和伤害。切勿“挑马牙”、“切掉口腔肥皂”、勿用不干净的毛巾擦拭宝宝的口腔,避免对口腔粘膜造成伤害。如果有性病灶的感染,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要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如果出现皮肤化脓的情况,要马上和正常的孩子进行隔离,对设备进行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结语:败血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器官受到了严重的感染,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大量细菌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在体内的细菌繁殖,从而导致全身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是化脓性脑膜炎,这会对儿童的智力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传染病,是由细菌在新生儿体内侵入血液,在体内增殖,并在体内形成毒性。在新生儿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在1/10‰左右,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中,针对特定的感染,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并提倡母乳喂养,也可以降低败血症和crosstalk的感染概率,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占败血症婴儿呼吸窘迫的90%,会有轻微的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