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A股部分医药公司继续掀涨停潮。从大环境来看,医药制造公司的涨停潮与最近的疫情有关。那么,部分已上市的医药制造公司股价大涨,正在IPO的医药制造公司情况又是如何?浙江“储粮”最多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整体的情况。截至2月3日,A股IPO医药制造公司共有23家,其中有7家公司通过证监会发审会或科创板审议会,剩余16家则处于排队状况。从申报板块来看,23家公司中科创板有14家、主板6家、中小板1家、创业板2家。从省份来看,23家公司中来自浙江的最多,共有4家,占总数的17.39%。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月3日,A股家医药制造公司中有28家来自浙江,同样也是数量最多的省份。如果4家IPO公司均能成功上市,则浙江的相应占比可能由12.33%有所提升。紧随其后的是北京、上海和江苏,均有3家医药制造公司正在IPO,这三个地区现有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也均位列前茅。IPO医药制造公司地区摘要,数据来源:IPO日报整理需要指出的是,这23家公司虽然同属于医药制造,但细分行业存在一些差别。IPO日报初步统计,这些IPO公司在介绍主营业务时有五个关键词被经常提到,分别是原料药、体外诊断、肿瘤、中成药、疫苗。5家公司的业务涉及原料药,比如公司是集药品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创新型医药公司。4家公司涉及体外诊断,比如公司一直致力于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域的检测仪器、试剂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肿瘤、中成药和疫苗均有3家公司涉及,比如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化学及生物新药研发公司。关键词摘要,数据来源:IPO日报整理业绩或受疫情影响看完大概的整体情况后,再来看看财务数据。由于23家公司均未公布年数据,所以最近一年的财务数据为年。年,23家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为4.75亿元,其中14.25亿元的立方制药最高,其次便是11.42亿元的三生国健。年-年,23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6.63%。值得一提的是,有5家公司年的营业收入低于万元,它们分别是神州细胞、君实生物、康希诺、百奥泰、前沿生物。这5家公司均为科创板申报公司,其选择的标准均为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在此背景下,这5家公司也是年仅有的亏损公司,平均亏损4.23亿元,而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平均研发费用便有3.43亿元。除这五家公司外,剩余18家公司年平均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年-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7.15%,快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需要指出的是,近期的疫情可能对这些IPO公司造成影响。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