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居家期间如何用药 [复制链接]

1#

作者:医院叶小春

“新十条”的发布,越来越多的新冠患者居家治疗,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心血管疾病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风险增加的高危人群之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药物较多,居家治疗期间往往担心增加药物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特别服用阿司匹林、抗凝剂的患者,会咨询退热药物如何选择,药师总结大家关心相关问题进行答疑。

心血管疾病药物是否停用?

目前心血管病患者感染新冠后不必太担心,应继续控制好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使自己原有的疾病不被诱发和加重。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建议长期服用的心血管病防控药物不要停药,停药可能诱发或者加重疾病。如果心血管病发作,不要害怕、焦虑,一定要及时服药。如果有持续性胸痛等症状,医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是否停用“普利”或“沙坦”?

目前正在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治疗的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如低血压和急性肾损伤),继续这些药物治疗。尽管有文献推测正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新冠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可能增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并不支持“普利”或“沙坦”的使用与病情加重之间有关联。

综合目前的文献,多个指南专家都建议,新冠感染了,使用此类药物期间,当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心功能的变化,如有变化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师调整药物及其剂量。

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选择退热药物?

1、首选物理退热

适当增加饮水量,不仅可以弥补感染的消耗以及发热的丢失水分,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退热效果。采取适当减少衣物,局部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降温。

2、非甾体抗炎药

大部分退热药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长期应用可增加心血管风险,但短期应用不必过分担心,用药过程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指标。非甾体抗炎药临床有不同的类别和剂型,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优先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该药对心血管风险以及胃肠道副作用均较小。

、其他退热药

若对乙酰氨基酚无法获取,可短期应用布洛芬或其他非甾体药物进行替代。若无法获取退热药物,以及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伴随其他如抽搐等症状的发热,建议立即就诊。

服用阿司匹林等抗栓药物期间如何选择退热药物?

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有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该药物也为非甾体抗炎药,小剂量阿司匹林(一般为75~毫克)抗血小板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剂量(一般0.~0.5克/次)用于解热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几乎无影响,也几乎不增加阿司匹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期间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如果无法获取对乙酰氨基酚,可选择布洛芬或其他非甾体药物,两种药物应间隔服用。

服用抗凝剂期间如何选择退热药物?

1、若正在服用华法林患者,华法林和大部分非甾体抗炎药一起吃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不推荐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一起服用,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退热或常规治疗轻度疼痛。对于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使用环氧合酶-2药物如塞来昔布和依托考昔等,可能引起较少的出血并发症。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导致出血风险,需要严密监测INR值。

2、若在服用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如果发热时短期(2~天)的一起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是可以的,应注意观察有没有出血的情况。

哪些抗感冒药会影响心血管疾病?

因麻黄、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还会引起眼压增高,导致原发基础性疾病加重,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氨酚伪麻胶囊、酚麻美敏片,以及宣肺败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防风通圣丸等中西抗感冒药含有该类物质。复方甘草片中甘草也会影响血压。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含伪麻黄碱、麻黄、甘草等成分的感冒药,尽量选用单一成分的退热药、止咳药。

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若感染新冠病毒,不必过于担心、焦虑。冠心病、高血压或心衰等疾病患者一般仍要坚持正常服药。患者需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