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款获得国际认可的本土抗癌新药,正式在 [复制链接]

1#
1泽布替尼:再次收获一个历史性时刻6月3日,一款被期待已久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同时获批两项适应症,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以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这是泽布替尼继去年11月在朋友圈、微博刷屏上榜后,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之前,这个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新一代BTK抑制剂,荣幸地成为美国FDA历史上第一次批准的来自中国本土的原研抗癌新药,而且先后斩获加速批准、优先审评、突破性疗法、快速通道四项大满贯,可以说备受瞩目。新药能够出海,说明中国研创现代创新药物的能力获得了国际认可,这固然可喜,但是作为群众,大家其实更关心的是:中国研创出来的新药好药,是否能为国人所用?中国老百姓能不能用得起?对于泽布替尼来说,这个答案终于来临了!获得中国或者美国的药监部门批准,只是完成一个行*审批的仪式,让让新药走向市场的必需条件,但并不是新药赢得市场的充分条件。现代医学对癌症的治疗,需要按照医学指南进行。新药只有在进入了治疗指南之后,才说明其疗效得到业界的认可,也才会真正地被广泛使用于临床治疗中。去年11月,泽布替尼就已经被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5月3日,泽布替尼也被正式纳入00版中国CSCO淋巴瘤指南,列为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推荐方案。这也是本土研发的抗癌新药,第一次得到中国CSCO指南和美国NCCN指南的双重推荐。有了这些指南的推荐,说明泽布替尼可以实实在在地造福中外的癌症患者了。拿下那么多“第一次”的泽布替尼,到底有什么疗效?虽然泽布替尼才在本土获得批准,但是因为这个本土药的临床试验早已在国内开展,所以已经有不少患者获益于泽布替尼的治疗。这里值得指出一下,去年美国FDA批准泽布替尼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是一项完全在国内进行的关键性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这是FDA历史上第一次,主要依靠中国的研究数据就批准了一个新药!而在中国的批准,也同样是基于两项由中国临床机构开展的期临床试验。那这个药物让中国患者获得了什么样的治疗效果呢?有读者反应,如果科普文章都是数据,都是生存曲线,那等于是自嗨,根本没有科普的效果。就不能讲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好,今天就上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75岁的老先生,是个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有人患了肿瘤,眼睛是看不出来的,要用特别灵敏的仪器才能检查出来。但是这个老先生,如果站在你面前,即便是你不懂医,也能感觉出他脖子出了问题。这只是脖子上很明显能看到的肿块,老先生在腹股沟也有十几个厘米的大肿块,在腹腔里还有大肿块。他在之前已经用过美罗华等很多化疗药物,效果都不好,感觉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后来,这位老先生参加了泽布替尼的临床试验,医院。吃药三天后,再照相,老先生就变成这样了:三天三夜,都还不够张惠妹嗨,但是泽布替尼已经能让患者的肿瘤大大缩小,凡人的眼睛就能看出这惊人的变化。患者当然很高兴,医生也很喜悦,真正找到了做白衣天使的感觉。这个老先生其实是幸运的,临床试验规定的入组患者年龄是18~75岁,他当时75岁,已经在门槛上了。理论上年纪越大,参加临床试验的潜在问题越多,比如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可能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但是医生还是让患者入组了,一半是因为想着救人,一半是因为是对泽布替尼有信心,因为之前用药的患者情况都不错。这个老先生于是成为试验中年纪最大的患者。医生的努力换来了奇迹,不但脖子上可见的肿瘤消掉了,大腿根和腹腔里的肿瘤也都消掉了!不仅如此,在安全性上,老先生也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在化疗或者其他一些药物治疗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溶瘤综合症,出现电解质血钾升高、心脏问题,肾功能问题,等等,但是这个老先生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安全地达到了治疗效果。在出院之后,老先生还自己开着车,医院感谢医生。在患者治疗年之后,医院的宋永平教授在去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分享了这个病例。在会议前,宋教授特意给老先生打了个电话,询问老先生的近况。接电话的是老先生的儿子,说爸爸去旅游了,身体非常不错,不过还是按时吃药,医院复查。这是一个将癌症变成慢性病的典型案例,患者除了每天要吃药,能吃能喝能玩,甚至能外出旅游,跟正常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老先生甚至不愿意别人称他为患者!还有一个患者,在颈部和胸部有很大的肿瘤负荷,在开始接受治疗的时候,已经有呼吸困难等各方面问题。但是,在使用泽布替尼治疗3周后,肿瘤基本完全消失了。从全身扫描CT图上可以看出,在治疗之前,患者全身都有很多病灶(CT图上“着火”的地方),但是治疗后,这些病灶都不见了,说明疗效非常好!所以,泽布替尼在治病,也是在“救火”!3泽布替尼的两个亮点:完全缓解率高、安全性好以上两个都是真实的病例,患者在治疗后都获得了完全缓解。爱提问的同学这时候会说:效果听上去不错,但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万里挑一挑出来的例子?这绝对不可能是万里挑一的例子。这两个病例都是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大家知道试验的费用都是研发药物的公司买单,如果要试验治疗上万人,才能找到这么两个例子,那公司早已破产了。到底多少人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泽布替尼开启的众多试验中,有一项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研究,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教授的团队牵头主导,代号为“06研究”,是一次单臂、开放性、多中心的关键性期研究。参加研究的受试者,是86位中国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84%的治疗后出现了客观缓解(ORR),有69%的出现了完全缓解(CR)。用普通话表达一下,就是治疗后有84%的患者肿瘤大大缩小,而且很大一部分患者的肿瘤都完全消失了,比例为69%。所以,如果你要问多少人能出现上述两个病例的治疗效果,那答案是超过一大半的人(69%)!不仅如此,还有另外15%的人肿瘤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减少。(注:数据来自不同的临床试验结果,非头对头直接对比)治疗后达到的CR很高,这就是泽布替尼的一个亮点!泽布替尼在MCL中所能达到的CR,是目前各种全球上市的BTK抑制剂中,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在临床试验中,泽布替尼也显示出了更好的安全性!如果癌症变成了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安全性也变得至关重要。4下一站,更多适应症,更多国家对于MCL这个适应症,泽布替尼在获得中美两国的上市批准之后,也于近期在以色列提交了上市申请。同时,泽布替尼也在寻求欧洲上市的机会。但是泽布替尼不仅仅是一个用来治疗MCL的药物。就在5月底,百济神州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公布了泽布替尼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治疗3期临床试验的更新数据。这不是一个简单的3期研究,而是与伊布替尼的头对头比较,目的在于证明到底谁更好。伊布替尼是最先获得批准的一代BTK抑制剂。所以,这个研究,也是中国本土新药首次与国外药企重磅药所展开的头对头优效性临床试验。这项随机、开放标签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在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61个中心开展,先后纳入了9例WM患者,是全球范围内迄今为止针对WM治疗的最大规模的3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根据研究者在随访时间为4.个月时对主要指标进行的评估,泽布替尼治疗后有30.4%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而伊布替尼治疗组只有18.%的患者达到这个指标,泽布替尼取得了优于伊布替尼的缓解率(p=0.)。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一般年纪比较大,平均发病年龄为70岁,所以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是非常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