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93.html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显示,近30年来,我国居民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其中:
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4.9%,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33.9%。
与高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中国≥35岁人群中,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6.1%、7.8%和4.0%。
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不同,血脂异常本身的症状难以察觉。但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过高,会在血管中形成沉积,久而久之在动脉内膜下形成隆起的斑块,隆起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破裂,其中的脂质成分暴露在血液中,会触发凝血,形成血栓。血栓不仅能够在几分钟内把血管完全堵死,还容易脱落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形成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等严重疾病
管好血脂,先得学会吃!
—
血脂轻度升高可以先通过饮食、戒烟、减肥、生活方式调整等进行调节,必要时遵从医嘱服药。但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01
管好血脂,专家建议:
①谷类:超重肥胖者应限制主食摄入量,控制总能量,应多吃粗粮,如燕麦、玉米、小米等,每周至少1-2次;
②新鲜蔬菜水果:≥克/天,保证每天摄入-克蔬菜,多吃深色蔬菜(如深绿色、橘红色、紫红色菜),每天摄入-克新鲜水果,不能以果汁代替;
③肉类:红肉,如猪、牛、羊肉类的摄入应<75克/天;
④奶类:液体奶~克/天,尤其首选低脂和脱脂奶制品;
⑤大豆及坚果类:每天吃大豆25克左右,或者豆制品(如南豆腐克,北豆腐75克,豆腐丝55克)。坚果类适量,每周吃50-70克;
⑥鱼类:≥克/周,尤其深海鱼类;
⑦盐:<5克/天,注意烹任时少放盐、后放盐,少吃腌制食品以及*酱、腐乳等,还可以选择“低钠盐”;
⑧食用油:建议每天不超过25克,多选用茶油、橄榄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豆油、亚麻籽油等;
02
多吃这两种食物,有助于降血脂:
专家表示,还可以适当多吃这两种食物,有助于降血脂。
①纳豆:
纳豆是经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而成的豆制品,是日本闻名食物。纳豆实际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是传统的发酵食品,在唐朝时传入日本。纳豆中因含纳豆激酶,被赋予“血管清道夫”的别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纤维蛋白溶解、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年发表在《中国食物与营养》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纳豆激酶有改善人体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一项纳豆激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患者的疗效研究中,每天服用纳豆激酶FU,26周后,患者的斑块面积和血脂水平显著降低。
②红曲:
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发酵而成,是传统的药、食两用型中药材,是最先发现并研究的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他汀类降脂药物。年日本学者Endo从红曲米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降脂作用的活性成分酸式洛伐他汀。因此,红曲又被誉为“中药他汀”,临床证实其与化学合成的他汀类药物相比具有降脂作用强、安全性好、易于接受等特点。最后,专家提醒,“三高”现象常常在同一个体相伴相随,互为因果、相互影响,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需要共管共治、综合控制,这样才能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目标。
03
40岁过后,每年测一次血脂!
专家表示,现代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工作方式都可能会引起血脂异常,如熬夜、抽烟、饮酒、重口味、经常吃外卖、喝奶茶、嗜零食、不运动、吃蔬菜水果少、工作压力大等,甚至导致“三高”并存,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监测血脂水平变化,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建议:
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更多推荐阳气产生于脾,根于肾,萌芽于肝!(补阳方法大全)节食减肥,有什么危害?减肥忽略这6个细节,%会发胖!细数高尿酸血症的5大危害!关于高血压的20个深度拷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