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10天前的全科医学科,我值班,临近中午,家属用轮椅推来了一位瘦老太太,精神差。
“老太太,有啥不舒服啊?”
“没劲儿”,老太太声音小而且含糊不清。
家属急忙补充,之前还能生活自理,1天来走不成路了,还摔倒过1次,自己起不来。以前有"高血压病"20年,最高血压/?mmHg,目前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缬沙坦胶囊”,都是一天一片。对了,以前还抽搐过。
“脑卒中?脑外伤?抑郁症?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我的脑海里飞快地闪出了几个常见诊断。查完体后开了急诊头颅CT单子。
家属推着患者去做CT了,我在电脑前反复刷片子。
终于出来图像了!还没出报告。
哇塞,小脑出血了?
继续向下拉着看。
咦,奇怪,两边对称是个什么东东?
还是脑出血吧?
嗯,怎么回事?又是两边都有。
广泛存在高密度影,却中线结构无移位,应该考虑代谢类疾病啊。
管它呢,赶紧给家属打电话早点回来。
电话终于接通了,然而家属推着病人吃饭去了!!
讲到这里,相信很多有经验的朋友都已经想到了那个呼之欲出的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
这样的病例,这样的头颅CT,见一面就终身难忘!
病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由于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敏感性减弱,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颈部手术导致,其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遗传。
病理生理: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导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尿磷排泄减少。
实验室检查:血磷升高、血钙降低,尿磷、尿钙减少,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降低。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手足抽搐、麻木,间断惊厥。也可出现便秘、腹痛、脂肪泻等症状及牙釉质发育不全、出牙延迟或出牙不全,皮肤粗糙等体征。
影像学表现:头颅CT表现主要表现为:颅内对称斑块状钙化,在基底节、小脑齿状核呈核形,而内囊不发生钙化,呈「内囊空白征」,脑实质内呈脑回样钙化,无占位效应。
鉴别诊断:
1、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影像学表现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P)一致,影像学无法鉴别,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激素(PTH)增高可鉴别。
2、Fahr病:又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基底节及小脑齿状核钙化呈块状无核形,脑白质区有脱髓鞘改变及腔梗、软化灶形成,可并发脑内囊变及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无此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磷正常。
治疗:
传统治疗: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使血清钙恢复正常水平,血清磷含量下降,防止手足抽搐发生。
长久以来,治疗存在诸多瓶颈,使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的传统疗法“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替代体内PTH的分泌,也就无法真正实现真正的控制。患者虽能通过大剂量钙和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提高肠内钙吸收,进而纠正低钙血症,但难以实现PTH对于骨、肾等其他靶器官的钙磷平衡调节,高血磷、高尿钙、以及相关的异位钙化及肾脏并发症、骨转换异常的问题依旧存在。激素替代疗法方兴未艾。
诊断明确了,内分泌科医生可能要不满了----哎哎,那个谁,你们全科怎么收我们的病啊?
别急,这个老太太还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呢,还合并“高血压病3级”等等,疾病的临床思维训练是我们全科教学的重点,多病共患的综合诊治是我们全科临床治疗的优势,全科与专科互相补充,共同为了患者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