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怎么了?”
今年30岁的小亮(化名),正在屋里收拾东西,突然听到外面“砰”得一声,赶紧跑出来一看,自己的父亲周大叔(化名)摔倒在了地上。
脑梗塞晕倒
小亮赶紧上去,抱起周大叔,却发现周大叔呼之不应,双目紧闭。
小亮吓坏了,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尽管此前自己的父亲周大叔晕倒过多次,每次都能转危为安,但是家人们依然是十分担心。
医院后,医生紧急为周大叔进行了相关的检查。结果一出,家人们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原来经过检查,周大叔并无大碍,又是之前犯过多次的腔隙性脑梗。
经过住院治疗,周大叔就很快能够出院了。
可是此次周大叔却不愿意出院了,并表示:自己自五六年前开始,已经反复发作了好几次脑梗了。自己按照医嘱,定时吃药,生活习惯也已经按照医生的要求改变了很多,为何还是会出现反复的脑梗呢。之前一直都没有详细地查过病因,自己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脑梗”了好几次,有两次还差一点瘫痪了。这一次无论如何要检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医生就详细地为周大叔进行检查,发现周大叔除了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基础性疾病。但医院医生拿不定主意:在周大叔的颈内动脉发现一处异常。但是限于条件,医院无法诊断这个异常究竟是什么原因。
于是周大叔就让小亮带着自医院。大医院的医生详细地看了周大叔之前的病史资料,并重新安排周大叔进行了颈内动脉的彩超检查,结果还就真的发现了猫腻:在周大叔的一侧颈内动脉内竟然长了一个“扇子”,在随着血液流动时,这个薄膜样的片状物会漂浮摆动,就像是潜水衣上的脚蹼一样。
颈动脉异常
经过多位专家的研究指认,一致认为,这就是脑梗塞不常见的原因之一:颈动脉蹼。
什么是颈动脉蹼?
医生表示,所谓颈动脉蹼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少见,一般在个人中可能只有1-2个。但是随着如今医疗科学技术和检查仪器的精细化,越来越多的颈动脉蹼患者被发现。对于很医院或者是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来说,很容易误诊为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血压引发的动脉夹层等等。
为了弄清楚为什么周大叔会长颈动脉蹼,医生又详细地了解了一下周大叔的遗传病史。结果得知周大叔的父亲也就是小亮的爷爷就是因为脑梗塞去世的。但是碍于当时的条件,也无法验证是否是因为颈动脉蹼。
颈动脉蹼
听了医生的介绍,小亮表示自己也要去做一个颈动脉检查,防止因为遗传而出现脑梗塞。
那么既然是血管发育异常,为什么会导致脑血管性梗塞呢?
医生表示,颈动脉蹼就像是河道里的水草,会扎根在河床上,随着水流来回飘动,这样就减缓了水流。同样,颈动脉蹼在随着血液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摆动,这样就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且颈动脉蹼的根部容易形成旋涡,很多血液中的杂质就沉积了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血栓。当血栓和斑块脱落进入到狭窄的脑部血管,就会造成脑梗塞。
颈动脉蹼导致脑梗塞的机制
目前针对颈动脉蹼多数采取是切开,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如今采用血管内介入支架,将颈动脉蹼推向一边,也就解决了局部旋涡的问题,避免血管内斑块和血栓形成。
但是动脉蹼如果没有引起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要定期随访即可。如果出现视物模糊、头痛查不出原因、反复脑梗,要高度警惕颈动脉蹼的可能性。
那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梗塞呢?
脑梗塞作为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对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针对脑梗塞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很好地预防脑梗塞,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控制慢性病,合理用药
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大多合并有慢性的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等,这些基础慢性病导致了血液流速缓慢,血液中脂质过多,就容易形成斑块和血栓,造成脑梗塞。
合理用药,定期监测
2、合理膳食,多喝水
科学营养合理膳食,少油少盐、低脂饮食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血液中脂质颗粒的状态。而多喝水能够有效冲刷胃肠道,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增强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程度。
3、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地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很大的好处,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老年朋友抵抗外界疾病的侵袭。
4、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血压血糖等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血管异常和健康指标的异常,并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和方式,对于预防脑梗塞都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