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碳酸血症处理思路一 [复制链接]

1#
夏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bdfjc/220415/10616236.html
高碳酸血症指的是动脉PaCO2超过50mmHg,常见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临床上在机械通气时该如何处理呢?病例生理学教材上告诉我们PaCO2=0.*VCO2/VA,其中分子VCO2为CO2产量,正常人约ml/min,分母VA为肺泡通气量,正常值约4.2L/min。通过上面的等式可以算出正常人PaCO2约为40mmHg。VA=RR*(VT-VD),其中RR为呼吸频率、VT为潮气量、VD为生理死腔。想要降低PaCO2有两种方法:减少二氧化碳的产量、增加肺泡通气量。我们先说减少二氧化碳产量吧。二氧化碳的产量VCO2=氧耗量VO2*呼吸商R。降低二氧化碳产量有两种方法:减少氧耗量、降低呼吸商。减少氧耗其实很好理解,临床上高热、抽搐的患者氧耗增加的同时二氧化碳产量增加,出现高碳酸血症。临床上给予镇静、肌松,控制体温其实就是通过减少氧耗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另一种方式就是降低呼吸商了,呼吸商越大二氧化碳的产量就越高,临床上三大营养物质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呼吸商分别为1.0、0.8、0.7。也就是说营养成分为糖的话消耗1ml氧气就产生1ml的二氧化碳,而如果是脂肪的话同样的氧耗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0.7ml。所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降低呼吸商,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其实临床上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产量来改善高碳酸血症效果有限,更多的方法是通过改善肺通气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肺通气有三种方法:增加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减少生理死腔。临床上目前都提倡小潮气肺保护通气,增加潮气量在很多情况下都不太现实,而生理死腔一般都是固定值,很难通过减少死腔来改善通气。不过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在机械通气时经常会在Y型管前面增加延长管,而这部分为机械死腔,去掉这部分可以减少死腔改善通气。同时,不合理的peep会造成肺泡过度膨胀,这样会造成肺泡死腔增加,同样会降低通气增加二氧化碳潴留。这两点临床上需要注意。另外有一种可以减少死腔的方法临床上可以尝试:气管内吹气(TGI)。就是用输液泵的输液延长管插入到气管隆突,给予高速气流冲洗,可以快速冲刷出二氧化碳,问题是高速气流会造成气道温湿化不足产生痰栓。所以,临床上改善通气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加呼吸频率,特别是对于ARDS患者,很多指南告诉我们可以增加呼吸频率至30-35次/分,只要患者呼气时间允许就行。也就是说只要呼气相流速可以归零,就可以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改善通气。但对于AECOPD患者需要注意,这类患者由于气道阻力较高,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增加呼吸频率会缩短呼气时间造成气体不能有效呼出,反而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需要强调的是,改善通气的三个参数之间会互相影响,是否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不是取决于单个参数的变化,而是三个参数共同作用下是否可以增加肺泡通气量。李景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