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来到加纳我才发现,这里的医疗条件远比想象中更恶劣,每次手术后,我的洗手衣经常被自己的汗水和产妇的羊水、血液浸透。”回顾远赴非洲加纳进行援助的经历,李志萍医生说,“生理和心理上面临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年1月6日,李志萍作为医院组建的第10批援助加纳中国医疗队的一员,远赴非洲加纳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临出发前,医院同事合影纪念。天的援加之旅,是李志萍从医生涯中一段特别的经历。她表示,她在加纳目睹了医疗资源匮乏的非洲人民经受的苦难,又亲手挽救了一条条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经历让她更加无悔自己的职业选择,“医者无国界,作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中国医生,我为能够传递爱与关怀深感自豪。”救死扶伤上演“生死时速”李志萍怀抱新生儿。李志萍医生所在医院的产科,每年有近名孕产妇在此分娩,其中剖宫产手术超过千例。作为产科的骨干力量,她每周有两天需要进行妇产手术,还要参加各类会诊。由于当地的饮食结构和多孩生育的传统观念,高危产妇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肥胖、妊高症、大出血、糖尿病等症状屡见不鲜,且很多为多次妊娠的经产妇。她们基本没有机会进行产前检查,只在分娩前做最基本的血常规化验,医生能得到的患者信息非常有限,诊疗的开展困难重重。有一次,李医生接诊了一名产后大出血导致心衰的产妇,当时产妇的病情已经十分危重,亟须治疗。产医院后,中国援加医疗团队迅速开展抢救工作,从计算尿量到调整用药等多个方面对产妇进行了会诊。在他们的努力下,产妇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在援加的日子里,李医生遇到的难题不计其数。早产难产的产妇患儿、多斤的高危产妇、需要急救的新生儿……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时速”,医院上演。此外,在非洲地区广泛肆虐的艾滋病、梅毒、疟疾等传染病,也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说实话,我也会害怕,但是病人的情况一刻也容不得医生犹豫。”李志萍说。交流学术助力医院产科内,李志萍正与当地的医疗团队一起进行手术。李志医院期间,医院的病历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没有电子病历系统,患者的病历都是手写的,且无统一的存档和归档。混乱的病历信息管理,让医生们在就诊时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的前期病情和治疗过程,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她积极指导当地的医护人员书写产科病历和出院小结,教授他们如何用准确、清晰、完整的语言描述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诊断、治疗方案、出院指导等内容,督促护理人员记录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出入量等细节。通过她的努力,产妇的就诊流程得到了完善,也为后续的诊疗提供了保障。为了改善当地产科基础薄弱、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李志萍在临床工作之余,还利用各种机会,与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她通过授课、查房、讨论等形式,分享国内先进的产科医疗理念和诊疗经验,解答当地医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从医疗管理、流程规范等方面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质,每周开设网络课堂,利用闲余时间讲解传授妇产科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病。医疗援非架起“友谊桥梁”李志萍医生在援加期间,除了接诊病患,还负责团队里的药械管理工作。援加期间,当地多次暴发疫情,医疗队的物资消耗很大,为了更好地保障队员健康和患者诊疗用药,她每天都会跟进各种药械的存量,及时申请补充,对几千种物资进行清点、入库、记录及日常管理,确保每一种物资都能得到妥善的管理使用。援加之旅,李志萍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耐心细致,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和当地人民的赞扬。在履行了援加医生职责的同时,也为中非人民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当被问及参与援助工作的感受时,李志萍坦言:“不远万里奔赴非洲的援助医疗队一批又一批,我们不是第一支队伍,也不会是最后一支。每一代援非产科医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降低非洲孕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当地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质量。”李志萍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心中怀有仁爱,使命感、信念感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她看来,只要能守护生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艰难险阻就都有意义。郑逸欣周璇琳受访者供图点击图片,一键报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