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涨趋势,为了防止进一步恶化,很多人会通过服药的方式控制,而这些药物中,他汀和阿司匹林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药物。
很多人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导致身体出现了不良反应,今天就将这些问题总结起来替大家解答。
01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只能预防血栓,他汀对血脂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都有帮助,这两种药物需要配合服用,才能更好的预防血栓、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脑梗和脑出血的风险,但长期服用时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出现。
有研究发现,如果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常服用阿司匹林,那么就会增加一大半出血的风险,比如肠胃和大脑出血,老年人还可能会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这些都是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正常人不要随便服用阿司匹林,服用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避免对身体带来伤害。
长期服用他汀会对肌肉造成伤害,导致肌炎和肌痛,也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会使体内转氨酶不断升高,甚至会让血糖代谢出现异常,这都是服用他汀的副作用。
不管是阿司匹林还是他汀,都是能治疗缓解疾病的药物,但其中也有副作用,那么在服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02吃阿司匹林和他汀药物,4个错误不能犯,需要长期吃的人提前看看
错误1:认为药量减半可以减少副作用
很多患者怕长期服药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但不吃却不利于稳定病情,所以想要将药量减小,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药量减半后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倒会出现恶心和肚子疼等副作用。
相比于不吃药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出现,就要立马就医。
错误2: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不吃药了
这类疾病和普通感冒不同,血管不是一天就变硬的,同样,只吃几天药,也不能让身体恢复到原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疾病是不可逆的,不论哪一种,若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反倒不利于治疗,有些人本来是为了吃药预防疾病,但如果持续这样,可能会发生不良风险。
具体要吃多久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服用,如果说一段时间后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监测发现并没有反弹,是可以调整用药的,但依旧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调整。
错误3:即使血管没有问题,吃了也能预防疾病
虽然说这两种药物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吃了并不能预防,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增加疾病的风险,甚至会引起脑出血和胃出血。
错误4:坚持服用药物,可就不复查
服用药物时也要做到定期复查,千万不要觉得服药后就万事大吉了。
这里复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看服药是否起了效果,二是看药物是否有其他不良反应,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干预、及时治疗。
03保护血管的食物,建议常吃
1.水果、蔬菜:大部分水果、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利于保护血管。常见的水果有柠檬、橘子、柚子等,常见的蔬菜有洋葱、大葱、胡萝卜、西红柿、花生米、香菇、木耳等。
2.鱼:保护血管可以多吃鱼,特别是三文鱼、秋刀鱼、鳕鱼等深海鱼类,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另外,多吃鱼肉可以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坚果:坚果中含有很多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还能起到降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常见的坚果有核桃、榛子、松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