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有多少单纯又善良妈妈,被这些谣言欺负得一
TUhjnbcbe - 2024/4/26 19:38:00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当妈不易,这句话,送给全天下的妈妈们!

从怀孕到分娩再到护理宝宝,这一路走来简直就是一步一个坎!足智多谋的妈妈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般的谣言!

然而,坑坑复坑坑,坑坑何其多!

就在你坚定信念屏蔽谣言的时候,这些“坑”还是悄悄的来到了你的身边~真的心好累!

谣言一:宝宝早吃“盐”好长个

很多中老年人都相信“孩子吃了盐才有劲”的说法,因此早早就给孩子吃盐,甚至以“我家宝宝六个月就能吃盐了”“我家宝宝三个月时候就开荤了”来相互比较。

实际上,宝宝1岁前是不需要额外添加盐的。

1岁以内的宝宝肾脏发育不全,代谢能力远远低于儿童和成人,辅食中含盐太高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过早给宝宝加盐,反而是害了他们。

不仅不要加盐,给宝宝做食物时,也尽量不要放酱油、鸡精、咖喱等调味品,更不要给宝宝吃火腿、培根等高盐食品。

谣言二:要用嘴嚼碎了喂孩子

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吃,能行吗?当妈的都知道,绝对不行的!

成年人的嘴巴里,一般会有很多致病菌,而小宝宝的口腔黏膜极为稚嫩,防御能力低,又很容易被食物损伤。尤其是一种叫幽门螺旋菌的可通过口口相传,感染后一般很难被机体清除而逐渐变成慢性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更可能导致儿童发育迟缓。

此外,孩子一直吃大人咬碎的食物,还会阻碍他们咀嚼功能的锻炼,口腔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乳牙萌出很可能延迟。

谣言三:摇晃着孩子会睡得更香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这首童谣曾陪伴过很多人的童年,但是你知道吗,这样摇晃孩子有可能会要了他们的命!

在医学上,这叫做“摇晃婴儿综合征”,是由于婴儿脑部发育仍未稳固,当受到强力摇晃时,脑部组织容易受到撞击,而出现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

小宝宝颈部较为柔软、脆弱,一旦被摇晃,而他们的颈部又没有任何支撑,就有可能导致婴幼儿脑部伤害。并因此产生许多后遗症,包括头痛、头晕、失忆及影响智力,严重者因脑部有大量微丝血管爆裂,引致脑部大量出血,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谣言四:宝宝头扁才好看

几乎99%的老人都会告诉你,刚出生的孩子一定要睡好头型,因为宝宝天然的勺子头不好看,可是扁头就一定好吗?

实际上,从健康的角度说,这样做并不利于孩子的脑部发育,一不小心就可能使宝宝患上扁头综合征。

扁头综合征(Flatheadsyndrome),是指婴儿头骨后位或侧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扁平畸形,以及由此带来的婴儿机能损伤。

婴儿在出生3个月以内,是最容易形成“扁头综合征”的。扁头综合征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对行动、认知、语言会有一定影响。

不过,妈妈们也不必太担心。专家们认为,轻度的扁头,会在小孩3岁以后逐渐缓解消失,对智力的损伤微乎其微。

谣言五:绑腿可以避免长“罗圈腿”

过去的老人们总喜欢把宝宝的腿绑得直直的,说这样长大腿才不会弯。但这种绑腿的方式真的管用吗?

实际上,新生儿的小腿和小臂都是弯曲的,是在子宫时的姿态,宝宝大一点,就会改变了,如果绑的过紧,会影响宝宝的的骨骼发育。绑腿尤其会影响到孩子身高发育和髋关节的发育,严重者会导致髋关节脱位,所以,顺应孩子的自然发育才是最好的。

谣言六:捏捏鼻子就能变高鼻梁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常常给宝宝捏鼻子,可以让鼻子变得又挺又高,如果宝宝小的时候不捏,长大了就会变成塌鼻子。

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来说,捏鼻梁和鼻梁长高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一个人的鼻梁高到什么程度以及鼻子长成什么形状都和父母的遗传有极大的关系。其次,从鼻子的解剖结构来看,我们的鼻翼部分是弹性较好的软骨,而鼻骨是骨性结构,比较坚硬,也就是说鼻梁的高低基本上是定型的。

幼儿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常捏的话,很有可能会损伤黏膜和血管,导致鼻腔的防御屏障能力下降,增加被细菌、病毒侵犯的风险。

谣言七:刮眉毛会使眉毛浓密

宝宝的眉毛能否浓密,主要是受妈妈孕期营养及遗传的影响,而且宝宝眉毛的生长和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只要没什么疾病,大部分宝宝的眉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长发育,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与剃眉没有直接关系。

宝宝皮肤十分娇嫩,刮眉毛时,稍有不慎就会刮破皮肤,如果被细菌感染而溃烂、结疤,就可能不再长眉毛了,更影响眉形的塑造。

谣言八:要尽早把屎把尿

给宝宝把屎把尿,不仅国内普遍的现象,在国外也有很多家长在做。这种训练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掌握时机和方法。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如厕训练不要最好不要早于18个月,过早进行如厕训练,大部分宝宝括约肌的局部调节能力还没形成,基本都没有形成排便规律。

很多家长把屎把尿,是强行打断宝宝玩耍时的注意力,就算不把尿了,宝宝也难继续玩下去。有时候为了把尿方便,就给宝宝穿开裆裤,既不卫生,又将宝宝的隐私部位外露。

谣言九:宝宝感冒捂出汗就好了

小的时候,每逢感冒发烧,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被子捂捂,发发汗就好了。”吃了药,捂一身汗,第二天果真就好了很多。

很多妈妈都是靠这种传统的做法过来的,所以遇到宝宝发烧,也如法炮制,但是对于发烧的小宝宝而言,这样做真的管用吗?

事实上,对于发烧的小宝宝而言,裹着被子捂汗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可能会造成“捂汗综合症”,就是过于保暖、捂闷过久而引起宝宝缺氧、高热、大汗、脱水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的常见急症。

还有太多妈妈们走过的坑,这里芽芽妈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有时候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去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是可以先从自身做起,从学习专业的科学育儿知识做起,至少遇到“坑”的时候能有底气的说拒绝!

妈妈们,以上这些“坑”,你都踩中了几个?有没有一个都没中的?赶紧留言拉下仇恨吧~当然,也欢迎妈妈们留言,说说还有哪些坑,分享给大家避让避让呗~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多少单纯又善良妈妈,被这些谣言欺负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