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2 17:06:00
血常规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此项目具有用血量少,检测速度快、初步反映患者身体情况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面对化验单上满满的数字、高高低低的箭头,很多人不知道病情轻重,感觉非常紧张。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今天就教大家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单。造血起源人体的造血器官起源于胚胎期的原始间叶细胞,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和脾脏等。出生后骨髓是人体主要造血器官,是正常情况下唯一产生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场所,同时也能生成淋巴和单核细胞。血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成熟后释放入外周血,这个过程受多因素、多水平调控,维持动态平衡。当生理或病理因素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血细胞过度增殖、生成释放障碍或破坏过多,从而引起外周血细胞异常。血常规主要检查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的情况,具体如下:一、红细胞相关指标:初步判断是否贫血及贫血程度。红细胞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分为生理性变化及病理性变化。生理性增高常见于新生儿、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生理性减低常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妊娠中晚期、老年人等。病理性增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指标来综合判断。二、白细胞相关指标:初步判断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它的数量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三、血小板相关指标:初步判断机体出血、凝血状况。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在血液凝固,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减少常见于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DIC等疾病,低于20×10^9/L会导致严重出血,需要及时治疗。小小报告单,内涵不一般。如果发现报告异常,医院就诊,切莫胡思乱想,以免延误病情。#发文集龍卡瓜分百万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