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家中的顶梁柱不倒,家不会倒
TUhjnbcbe - 2024/12/22 18:37:00

本是一家4人的幸福家庭,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作为一家之医院,妻子、儿子、女儿即安静又无助。

5.12日中午,下班后的王某并没有去休息,而是一如既往地与人开台搓麻将。

结果,在打麻将的途中王某突然晕过去了。医院治疗,说是疲劳过度引发了脑出血。

他们的玩性重,中午下班,不回去休息,而是搓麻将搓到下午上班。晚上下班后又继续搓麻将。

上班已经是处于忙碌紧张的节奏,繁忙时就如打仗一样,下班后应该休整储蓄精力,才有精气神继续下午、晚上的工作。

白天上班忙碌,下班时也不休息搓麻将直到上班,晚上下班继续熬夜搓麻将,一天下来,休息的时间不够,身体怎么扛得住?

年轻的时候有身体透支,51岁的人,一天两天也熬得起,吸烟、喝酒、打麻将、熬夜……长期透支身体,身体最终狠狠地给了致命的一巴掌,打得人措手不及!

5.12日下午发生的事情,真正见到王某的妻子儿女已是5.17日。

他们的说辞是“我们整个人都是懵的!”3个人都是如此,懵圈了不懂得思考不知所措。

家人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傻了!儿女已出来上班,但面对父亲的突然倒下,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家庭是无力承担的。

所在公司的同事与公司捐款了1万元。一万元杯水车薪呀,但人在危难的时候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

同事们的捐款,王某部门老大捐了元,有一位捐了元,一位捐了元,几位捐了元(与的都是跨部门的同事,同事间共事不足1月),而同部门的只有一两位捐了,余下十几位都只捐了元。当然,还有人捐了50元。

不碰上事情,人永远无法知道,困难面前所谓的情义值多少钱,即自己在他人心中值得投入多少。

当提议要为王某捐款时,我第一个带头捐了元,我们不是同部门的同事,也共事不足1月。

部门同事抱怨我开头捐得多了,导致她们要跟着捐同样“多”。

我对同事们说:“人家现在碰到难的时候,我们能多一百也好过少一百,大不了咱们自己少用一点,谁都有碰到难的时候,帮一点是一点。”

疫情影响,我们也失业一段时间、断了收入。复工,复工后还未领到工资。也碰到了特殊时期。

就像人只能靠自己自度,他人的帮忙总是有限的,不能过多寄希望于他人的施以援手。真正面对问题时,人还是要靠自己去应对。

有的人,明明自己有承担的能力,却在碰到家人生病时滥使用重筹,水滴筹之类的社会筹款,治病、致富。

真真假假的操作,让人们对各种筹失去了信任,能施以援手的不多。这种后果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难以得到社会的援助。

什么时候,当人们碰上事情时,哭穷、示“弱”以求得到善良人士的捐款,这种过多向外求的伸手,让“善行”变得越走越艰。

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个人能力不够,是个人不够强大,本不是件上脸的事,然而在利益面前,伸手伸得是得理直气壮,我弱我穷就应该得到他人的捐助似的,这是不正常的风气。

也正是一些借病发财的操作,作死了消耗了人们善良助人的热情,让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受累得不到社会人士的帮助。

也经历过不少认识人的各种筹,出于人情参加了。唯一的一次例外是来自我高中的一位女同学。

女同学丈夫因患癌去世,同学们知道后自愿组织了捐款,这位在长沙的女同学不肯接受大家的捐款。

当年我家公医院治疗,我就择院问题咨询过广州的同学,有同学知道也私下转款给我,我也是一分不收。

无功不受禄,不要轻易接受他人的钱财,这是他人的人情,不欠别人人情,钱的关系处理对了,人的关系就能变得纯粹简单。

人只有在生死病痛面前才能体会生命的可贵,认识到健康身体的可贵。

好好活着,健康平安的存在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关爱。

愿我们自己都能好好地做好家中的顶梁柱,不给自己也不给家人惹麻烦,健康、平安、无病无灾是幸福家庭的通行证。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中的顶梁柱不倒,家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