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观察发现鮰鱼、黄颡鱼、青鱼、草鱼、鲫鱼、花白鲢等鱼种中锚头蚤的寄生比例已经达到了10%以上。加之今年3-4月份的天气变化不稳定,温度时高时低,阴雨天气时间较长,导致锚头蚤今年比往年早发生,并且爆发更为严重。尤其是去年发现有锚头蚤存在的塘口,现在检查后都发现有锚头蚤的寄生。如果不及时检查鱼体并进行锚头蚤的防治,伤口感染可能会导致下一批次的出血病爆发。因此,希望养殖户们能够高度重视,妥善处理锚头蚤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鱼病率50%以上。
发病症状
当鱼体受到大量锚头蚤寄生时,最初的病症会表现为水面不安、跳跃和食欲减退。同时,鱼体表面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伤口,仔细观察还能看到一些寄生虫体。寄生区域周围的组织常常出现红肿、发炎和溃烂的情况,体表也会出现红色小点和红斑。这些都是引发出血病发作的主要诱因。长期寄生锚头蚤会导致鱼体变得瘦弱,游动速度减慢。一些鱼在感染后会出现体形畸形、失去平衡的症状。当感染严重时,病鱼的外观就像穿着蓑衣一样,因此被称为“蓑衣病”。
发生原因
1、长时间水瘦导致锚头蚤大量寄生。尽管适度施肥可以控制锚头蚤寄生,但一旦发现锚头蚤寄生后再通过施肥来控制,就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杀灭锚头蚤的时机,从而引发鱼病。
2、那些经常爆发锚头蚤的池塘和周边塘口,容易再次发生锚头蚤。因此,在今年5月份一定要进行杀灭措施,并且每隔一个月再进行一次。
3、淤泥较厚的塘口往往存在较多的虫卵,如果消毒、清淤和改善底部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就更容易发生锚头蚤的寄生。
处理方案
1、杀虫前,先观察塘口肥度和理化指标,水瘦的塘口,先肥水,再杀虫。指标超标的塘口先处理指标,再杀虫。否则,虫没杀下来,反而引起鱼中毒浮头;
2、杀虫前一天先用底康1号改一遍底,改底的目的是把底部的细菌、虫卵翻起来,以便第二天杀虫的时候可以杀得更彻底;
3、杀虫当天,用专杀锚头鳋的药红点清全池泼洒杀虫。严重的塘口,间隔一天再杀一次;
4、杀虫后,间隔两天后杀菌,愈合伤口,控制出血病,优碘/特碘+硫醚沙星或菌毒康(10%戊二醛+10%苯扎溴铵);
5、肥水,鱼身上有锚头鳋的原因之一就是水过瘦引起的,消毒2~3天后还是要尽快把水肥起来,肥爽1/2/6号+滤饵多泰+安稳素,定期下肥,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控制锚头蚤繁殖。
总结
近年来,由锚头蚤引发的鱼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切勿认为锚头蚤对鱼类无害,这是错误的观念。同时,不要以为青鱼、黄颡鱼、鮰鱼等黏液分泌较多的鱼种没有锚头蚤的存在。实际上,这些鱼种也可能受到锚头蚤的寄生,只是养殖户很难发现。希望养殖业主们多方观察,及时发现自己塘中各种鱼类的锚头蚤情况,早期发现并进行防治,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渔美康祝愿您的养殖事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