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分类救治
轻症、无症状的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自我照护;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也可以居家治疗;高龄、行动不便的感染者,也建议居家。
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医院进行收治,保证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有基础性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患者,医院医院就诊过程当中发现是新冠阳性感染者,医院要优化诊疗流程,同时设立缓冲区域,保证这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高救治效果。
居家如何进行对症治疗?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服药时,需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如患有基础疾病,待患者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在居家治疗期间,感染者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等,医院进行治疗。
居家治疗期间如何做好防护?
一是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二是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三是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四是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五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六是不与家庭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七是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八是如果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九是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十是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本报记者杨静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有效处置了多起聚集性疫情,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目前,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的减弱、给人群带来的整体健康风险趋于缓和,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12月7日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我省也迅速行动,依据“新十条”优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我省贯彻落实通知文件,共12条措施。
“为统筹做好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利用,重点是要做好新冠感染者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这部分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和管理,需要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救治。”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满祥说。
对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李满祥介绍,第一,对于轻症、无症状的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自我照护。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也可以居家治疗。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感染者,我们也建议居家。第二,对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仍然是医院进行收治,保证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第三,还有一些患者有基础性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医院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当中发现是新冠阳性感染者。对于这些患者,要求医院优化诊疗流程,同时设立缓冲区域,以保证这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高救治效果。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隐匿传播。随着病毒变异,可以说在临床特征上绝大多数的感染者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重症比例是比较低的。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可居家治疗,因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