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名婴儿脑出血被开颅,只因喂母乳时忘了这
TUhjnbcbe - 2020/12/6 21:03:00

如果你发现孩子,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医院!

这很可能是,脑!出!血!

也许,你会翻起白眼,“脑出血?这不是老人病吗?”

“孩子怎么会脑出血?!”

.........

真不骗你,脑出血早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

你要是不当回事,孩子这一生怕是要毁了!

1

家住绥化市的晴晴(化名)出生后一直是母乳喂养,前不久因发热、腹泻、进乳差、干呕在当地住院治疗两天不见好转,还出现了浅昏迷、频繁抽搐等现象,医院进行救治。

医护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晴晴凝血功能异常,头部CT检查显示右额叶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脑疝,病情危重,立即给予治疗。

同时进行会诊,因晴晴颅内出血量较多占脑容量近五分之一,所以医生在全麻下对晴晴进行颅骨钻孔血肿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术后溶栓抗凝治疗,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目前晴晴康复良好。

2

无独有偶,广东清远李女士(化名),2个月大的女儿莉莉(化名),竟然也“脑出血”了!

莉莉本来身体一直挺健康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舌头处出现了出血的情况。

李女士医院口腔科救治,结果舌头还是血流不止,之后就转到儿内科治疗。

医生马上为她进行CT检查,发现孩子出现了“脑出血”的情况。

而据凝血常规提示,莉莉的凝血功能不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K!

医院立刻进行手术,先清除血块,经过进一步治疗,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医生介绍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多见于出生后1--2个月婴儿,主要因为孕期胎盘对维生素K的透过率较低,而且胎儿肝酶系统尚不成熟,维生素K合成不足,导致新生儿的维生素K储存有限。

出生后新生儿的肠道内可合成维生素K的菌群缺乏,母乳中含有的维生素K量少,如果新生儿宝宝有呕吐、腹泻等情况,则丢失的维生素K更多,易导致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如颅脑、胃肠道、胸腔和腹腔出血等。

或其他部位的“警告出血”,如鼻出血、皮肤粘膜出血、便血、注射或穿刺部位出血不止等现象。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病情严重者,预后不良,导致癫痫、脑瘫、肢体运动障碍等严重问题。

3

每年均有不少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发生,其母亲多因传统因素在产褥期停止进食绿叶蔬菜。

长久以来,按传统思想可能部分市民对青菜持有一种成见:青菜偏凉偏寒,产妇坐月子食用青菜,不但不利于自己恢复身体,还会导致孩子拉肚子。

因此,很多老人家会在产妇坐月子期间建议完全不进食任何青菜水果。

其实这是错误的。母乳喂养的妈妈没吃绿叶蔬菜会导致婴儿容易发生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新鲜蔬果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可增进食欲、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

新手妈妈由于卧床时间长、运动量少,容易便秘。完全不吃蔬果,不仅可能便秘,还会缺乏某些能量营养,影响乳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宝宝健康。

建议宝妈要尊重科学,勇于打破不良习俗,坐月子期间适量摄入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甘蓝、甜菜、莴笋、香菜、藕、绿色豌豆、胡萝卜等,以免婴儿可能因脑出血带来后遗症。

另外家长们要多注意观察婴儿情况,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就要多加留意了:

①1-2月内的宝宝

精神萎靡,不吃不喝,吐奶,甚至类似于“喷射”状的呕吐,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的囟门明显高高鼓起,不同于日常,那就更加不要拖了。

②年龄较大的宝宝

这类孩子脑出血后的典型症状,就是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情况严重的宝宝还可出现意识昏迷。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并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就应该立即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如果怀疑孩子“中招”了,医院做头颅CT,可以很清楚地显示颅内有没有出血。

当然,并非宝妈坐月子期间不吃青菜就一定导致婴儿脑出血。这与婴儿个人敏感性有关,婴儿如果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一般会呈现出一些症状,比如呕吐、哭闹、抽搐、脸色难看等,建议医院就诊。

目前,针对婴幼儿因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脑出血,医院已将出生后肌肉注射维生素K1作为常规,预防效果明显。

▍来源:医院、广东公共DV现场等;图片:百度图片

你有在看文章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名婴儿脑出血被开颅,只因喂母乳时忘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