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广州市年至年新生儿高苯丙
TUhjnbcbe - 2021/3/2 22:05:00

广州市年至年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结果及36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基因分析

唐诚芳 李蓓 蒋翔 唐芳 贾雪芳 陈倩瑜 刘记莲 *永兰

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

通信作者:*永兰,Email:xxhuang

.
  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的患病率、临床分型、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特点,探讨PAH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HPA筛查的例新生儿的筛查结果及临床病例资料。新生儿生后3~7d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苯丙氨酸浓度,当苯丙氨酸>μmol/L为HPA初筛阳性,临床召回。复查血苯丙氨酸>μmol/L,苯丙氨酸/酪氨酸>2.0,诊断为HPA。进一步行尿碟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测定、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负荷试验进行鉴别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Sanger直接测序法对PAH基因或6-丙酮酰四氢碟呤合成酶(6-pyruvoyltetrahydropterinsynthase,PTS)基因进行基因分析。 


  结果 例进行筛查的新生儿中,64例HPA,患病率为1/。64例HPA中,54例(84.4%)PAH缺乏症,患病率为1/,其中17例(31.5%)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24例(44.5%)轻度PKU,13例(24%)轻度HPA;10例(15.6%)BH4缺乏症,患病率约1/。54例PAH缺乏症患儿中,36例(66.7%)进行了PAH基因突变分析,其中,23例(63.9%)发现2个突变位点,13例(36.1%)发现1个突变位点,突变检出率为81.9%(59/72)。共发现34种突变,其中c.GT(p.L52F)、c.CA(p.YX)、c.AG(p.HR)、c._delCCCACATTG/c.?insA(p.T63Kfs*65)为4个新突变。高频突变位点主要有c.CT(p.RC)、c.GA(p.RQ)及c.CA(p.AD),分别占检出突变位点的11.86%、10.17%及8.47%。18例轻度PKU中,4例检出c.CT,4例检出c.CA;9例轻度HPA中,2例检出c.CT,1例检出c.CA。 


  结论 广州市PAH缺乏症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多数表现为轻度PKU及轻度HPA。PAH基因c.CT、c.GA及c.CA为相对常见突变,其中c.CT及c.CA临床表型较轻。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市年至年新生儿高苯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