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μmol/L,女性高于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本病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
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高尿酸血症是引起肾脏病的一大病因,也常常出现在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中,因此,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刻不容缓。
高尿酸血症治疗首先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次才是口服药物治疗,今天心怡教室跟大家讲讲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药物有哪些,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降尿酸药物
血尿酸升高是导致痛风的主要病理基础,针对导致血尿酸升高的不同环节,降尿酸药物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代表药物有非布司他、别嘌呤醇;
另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代表药物有苯溴马龙、丙磺舒。
1、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
这是抑制尿酸合成的一种新药,与别嘌呤醇相比,该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降尿酸作用更加强大;
②安全性比别嘌呤醇更高,甚少发生过敏反应;
③肝肾双通道排泄,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及肾结石患者也可使用,但重度肾功能不全(SCr仅达或低于30毫升/分钟)需慎用;
④只需每天一次服药,患者治疗依从性高。该药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是痛风性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但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2、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
由于其药物半衰期较长,故每天只需一次,早餐后服用。使用时也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该药的副作用较少,偶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罕见肝功能损害。有肾结石或者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禁用。用药期间患者需大量饮水(每天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同时配合服用碱性药物(小苏打等),以避免排泄尿酸过多而形成尿路结石。
二、碱化尿液的药物
尿酸在碱性尿液中的溶解度比在酸性尿液中更高,通过碱化尿液,可以促进尿酸的溶解和排泄,有助于缓解急性期痛风症状、防止肾结石的形成,加速尿酸石的溶解,减轻尿酸盐对肾脏的损害。因此,在血尿酸浓度较高或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使用碱性药物很有必要。
1、碳酸氢钠片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碱化尿液的药物。治疗痛风要注意碱化尿液,但要适度,并非pH值越高越好。一般认为,当pH值降至5.5以下时,可以用碱性药。尿液过度碱化(尿pH高于7.0),不仅可导致碱中*,而且容易形成钙盐结石,因此,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注意监测尿液pH,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小苏打药量,以使尿pH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经常听患者抱怨说:高尿酸血症不好治,病情好反复。其实,问题就出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日常生活不够自律,二是不会合理使用药物。只要做好这两点,相信可以稳定控制尿酸水平。最后,心怡教室提醒大家,具体服用药物的类型和剂量一定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切不可胡乱吃药。
心怡教室,关心您的用药安全!
作者:冯高科医生
推荐阅读:
治疗痛风中的三大的止痛药物,您了解吗?
广播:高尿酸血症,告诉你5句话
高血压遇到高尿酸血症
心怡教室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