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周一思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TUhjnbcbe - 2021/5/2 0:34:00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

概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消化道急症,近几年随着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其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在出生体重为-1g的早产儿中,发生率为7%,病死率为20%-30%。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腹胀、呕吐、血便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检查以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特征,其病因多元化,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内科治疗手段有限,外科手术指征难把握,病死率高,后遗症多。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早产儿“克星”——NEC~

图1ANEC患儿腹胀、腹壁发红图1B剖腹探查见坏死肠管

2

发病机制与病理

NEC发病机制复杂,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图2:

(1)败血症、肠炎等感染情况下,病原菌损伤肠黏膜,激活宿主产生过度炎症反应;

(2)开奶延迟,喂养配方不当,长时间广谱抗生素暴露致正常肠道菌群破坏,引起潜在致病菌生长;

(3)早产儿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不成熟;

(4)围生期窒息、严重心肺疾病等致肠壁缺氧缺血。

图2NEC肠壁细胞坏死机制

NEC的病理表现主要源于肠道严重炎症和坏死引起的改变,末端回肠和近端结肠最常受累,病理表现为肠壁肿胀、出血、积气,严重时肠壁全层坏死伴发肠穿孔,如图3。晚期随着肠道恢复,会出现肠壁增厚、纤维粘连和狭窄。

图3NEC肠壁病理组织学、大体标本

3

诊断和病情评估

NEC早期诊断困难,我们需着重掌握其临床特征和腹部影像学表现,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

1

症状

早产儿NEC早期主要表现为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体温不稳定、反应欠佳等非特异性表现,典型表现有腹部膨隆、胆汁性呕吐物/胃引流物、血便,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腹胀,常发生肠穿孔。

2

查体

腹部肠型、腹壁发红、右下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3

腹部X线平片

如图4,早期为类似麻痹性肠梗阻的非特异性表现,当肠管病变严重时,出现肠襻固定、肠壁积气、门静脉充气征、腹水、气腹等表现。此时,可根据Duke腹部X线评分量表(DAAS),如图5,进行病情半定量化评估,评分≥7分提示已发生肠坏死,予手术探查。

图4左:肠壁囊样积气右:门静脉充气征

图5Duke腹部X线评分量表

4

其他辅助检查

(1)血常规+CRP:血小板计数下降和CRP升高提示病情加重;

(2)血气、生化:持续性低钠血症、血糖水平连续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提示肠坏死或脓*症;

(3)外周血和粪便生物学标记物: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肝脂肪酸结合酶、葡萄糖苷酶、粪钙卫蛋白等,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4)腹部超声:对积液敏感性更高,可实时显示肠壁厚度、肠蠕动和灌注情况;

(5)诊断性腹腔穿刺(diagnosticabdominalparacentesis,DAP):用于非肠穿孔病例辅助判断手术时机,穿刺液含粪汁,胆汁或血性腹水均提示有手术探查指征。

怀疑或明确NEC诊断后,需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辅检,参考修正Bell-NEC分级标准评估病情,如图6。

图6Bell-NEC分级标准修正版

4

内科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发生NEC,即开始内科治疗:

(1)立即绝对禁食及肠道减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腹部表现,每6-8h动态随访腹部平片;

(2)感染是NEC的主要病因,且大部分NEC患儿都有继发感染,多为耐药菌,*力强,需合理选择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初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选择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三代头孢,后根据培养、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如厌氧菌可选用甲硝唑,肠球菌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抗生素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定;

(3)积极支持治疗,补液、全肠外营养、预防DIC、纠正酸中*等;

(4)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可改善循环,但要避免心衰和肺水肿。

5

外科手术指征与治疗

肠穿孔是NEC手术的绝对指征,但此刻患儿易合并严重腹膜炎,休克,手术耐力差,术后病死率高。哪些相对指征提示最佳手术时机仍存在争议,图7为NEC急性期手术时机专家共识。

图7NEC急性期手术时机专家共识

目前的外科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初期腹腔引流

排出气体和粪便污染的腹水,并在切除无活力肠道前争取更多时间让部分肠道恢复。尤其是对于病情往往更严重的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出生体重g),初期腹腔引流(primaryperitonealdrainage,PPD)可能是首选的初始手术操作。

2

坏死或穿孔部分肠切除肠吻合术及肠造瘘术

如图8,该手术方式为大部分局灶性肠管坏死首选。切除坏死肠管后,可以迅速阻断NEC引发的病理反应,减少细菌移位和感染状况。如果某些肠段的潜在存活能力不确定,可安置腹腔引流管并计划在2-3日后进行二次手术,以再次检查肠道情况并切除坏死部分。大部分患儿需要行再吻合术,根据婴儿的临床情况,通常在初始手术后4-6周进行,再吻合术前通常需进行钡剂灌肠以检测肠狭窄。

3

其他术式

对于多发病灶或广泛性病变需采用其他术式,如高位空肠造瘘术,“clipanddrop”等。

图8坏死肠管切除+肠造瘘术

参考资料:

[1]SpringerLinkImages-NecrotizingEnterocolitis

[2]Uptodate临床顾问——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征和诊断

[3]陈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问题及防治策略[J].中华儿科杂志,,51(5):-.

[4]KimW,SeoJM.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nglJMed.Dec17;(25):.

[5]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7(10):-.

[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探查指征评价体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6):94.

详细指南、ppt可以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周一思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