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磷大作
高磷血症的危害与治疗
知识科普
科学防护
积极治疗
新增肾内科专家王瑜有话对您说
小磷大作,高磷血症的危害与治疗
根据全球多中心DOPPS研究显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病率是57.4%,腹透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是47.4%,而我们血磷达标率仅仅38.5%,血磷达标刻不容缓,我们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什么是高磷血症呢?
正常人血磷水平在0.87-1.78mmoL/L,如果血磷水平>1.78mmoL/L,那就是高磷血症。
为什么会出现高磷血症?
正常人的磷摄入和排泄是保持平衡的,磷的排泄是通过粪便和尿液,当肾功能损伤时——磷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经过尿液排泄的减少,导致磷潴留在体内,导致高磷血症。
高磷的有什么危害?
研究显示血磷每升高0.32mmol/L,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6%,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血磷每升高1mmol/L,脑出血风险增加26%,高磷血症还可以出现很多临床表现和相关合并症如:骨折,瘙痒,骨痛,心血管事件等。
血磷总是控制不好,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办?
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和中华肾脏病学会指南均推荐磷管理重要的三种途径控制血磷——坚持3D原则即严格控制饮食,摄入低磷食物,充分透析,使用磷结合剂,限制含磷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选择磷蛋白质比例低的食物,限制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通常容易忽略食品添加剂:啤酒、茶饮料都要限制饮用,肉汤含磷量高,不宜用来进补身体,肉类建议采用煮的烹饪方式。此外充分透析可改善血磷控制,根据个人经济等情况,合理增加透析频率,延长透析时间(保证每周12小时的透析)或者选择更有效降低血磷的透析模式(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
使用磷结合剂帮助控磷
磷结合剂包括含钙的磷结合剂,和不含钙的磷结合剂,药物的品种很多,药物的选择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应强调磷结合剂使用的个体化,血磷需要控制在0.87-1.45,KDIGO指南推荐,血磷超过1.45mmol/L,或如果发现血磷进行性、持续性升高时,就要开始降磷治疗。如果血磷控制不佳,建议每个月复查血磷,这样才能及时的调整方案,真正做好3D原则,定期检测,血磷控制不再是难事。
专家介绍
王瑜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坐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专业擅长:研究方向为原发,继发性肾脏病的诊治及发病机制,慢性肾脏病管理和透析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术,介入下中心静脉置管,拔管等技术。
主要社会任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建筑与装备学会血液净化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常务委员
识别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