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维生素(A、D、E、K)储存在体内,大剂量摄入可引起中*。水溶性维生素(B1、B2、C、烟酸、叶酸、B12、H)不在体内储存,过多的摄入可通过尿或胆道(B12)排泄。美国儿科学会声明,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不需要在头6个月期间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除非特殊的情况;早产儿一旦他们摄入足够量的配方乳或强化的人乳,也不需要补充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对健康的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喂养的足月儿也是一个罕见的问题,然而,早产儿常常处于维生素A、D、E、K缺乏的危险。
一、维生素A(VitA)VitA为合成视网膜色素和上皮细胞发育所必须,其活性类型为视*醇,以与视*醇结合蛋白(RBP)相结合的形式在血浆中运输,RBP的合成通常发生在孕晚期,早产儿血浆中视*醇和RBP的浓度都比足月儿低,因此早产儿VitA的储存较低,处于缺乏的危险。VitA缺乏与组织纤维化(特别是肺和肝)之间的关系已在哺乳类动物中证实,人类早产儿中也注意到伴有脐血低VitA水平的RDS早产儿容易发生BPD。一个近来的Cochrane综述证实,早产儿常规补充维生素A可降低CLD的发生率。然而,如果不常规监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对所有处于BPD危险的婴儿都用维生素A治疗是不合理的,合适的方案是仅在低维生素A血浓度的婴儿中给予维生素A治疗。
二、维生素D(VitD)早产儿比足月儿有更大的VitD需要量,因为其出生时的储备较低和较大的骨骼矿化需求。足月儿通常推荐的剂量是U/d,早产儿的推荐剂量可多达~U/d,3个月后改为U/d。但是必须记住,在预防早产儿代谢性骨病中维生素D不是钙和磷的替代品,应用1-25-OHD而不是维生素D看来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在极小的早产儿中,胆盐池小和脂肪吸收不良,VitD的吸收可能受损。
三、维生素E(VitE)VitE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每天补充VitE5mg有助于预防早产儿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接受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或铁强化饮食的婴儿。关于在早产儿中应用药理剂量的VitE预防或治疗ROP、BPD和IVH均没有显示有益的作用,相反,补充后的高VitE水平可增加败血症和NEC的风险。
四、维生素K(VitK)所有的新生儿都在出生时接受VitK0.5~1mg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VitK缺乏的发生率已经极低。然而,接受广谱抗生素的婴儿,肠道菌群明显减少,应当额外补充VitK至少每周2次。母乳喂养儿在5~6周时也需重复给药,以预防晚期Vit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
更多精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