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发表的高尿酸国际专家共识:引发高尿酸的主因,90%为肾脏和肠道排出不畅,其中肾脏原因就占了68%[];10%则为肝脏过度合成。
如图所示,相信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导致高尿酸的最主要原因是肾脏功能异常,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发表在JCI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给正常人和具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高剂量胰岛素注射实验,结果发现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均将导致试验者的尿酸排出减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尿酸经常会异常升高的原因所在。
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即高水平胰岛素的情况下,将导致肾脏更少的尿酸排出,长年累月,体内的尿酸水平将不断升高。
因此,仅仅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风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痛风患者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了。
尿酸困境通过饮食干预降尿酸是比较困难的,不是完全做不到,而是认知门槛较高。
首先,过高蛋白质的摄入肯定是不对的,它未必会升高尿酸,但当然也无法降尿酸,毕竟蛋白是外源尿酸主要来源。
但如果降低蛋白,提升碳水摄入,血糖升高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长此以往会造成胰岛素抵抗,最终损害肾功,使尿酸排出不利,提升尿酸水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糖尿病人都高尿酸)。
那如果提高脂肪摄入,降低蛋白同时降低碳水(这也就是低碳水/生酮)呢?一定时间内(可能是半年)的尿酸水平,仍然可能会升高。
这是由于开始生酮前的糖异生过程会分解蛋白质产生尿酸,之后,酮体也会和尿酸产生代谢竞争,抑制尿酸排泄,提升尿酸水平。
这么一来,不管怎么调整蛋白质、碳水、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都很难短时间内降低尿酸。
那么同时降低三大营养物质呢,也就是节食,这仍然无法降尿酸,因为身体不得不更多地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来供能。前者产生酮体,不利于尿酸排泄,后者增加嘌呤的产生。
真难。
于是我们不得不细抠具体的食物来降尿酸/防痛风。
咖啡和茶《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前瞻性文章,其通过对4.6万无痛风病史的男性维持1年的膳食调查,共有人患上痛风,调查发现长期摄入咖啡与更低痛风风险相关。
年,一篇纳入了15篇研究文献的综述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以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喝茶对尿酸水平没有影响。
同时,该文章在其结论中补充道,绿茶可能有利于控制尿酸水平,但需更进一步研究。
果糖、含糖饮料关于高果糖摄入对痛风的影响,目前已得到非常多研究结果的证实[6],各大痛风管理指南也均一致将其纳为应极力限制的食物。
另外,根据年最新荟萃分析发现:含糖饮料和果汁的摄入与痛风正相关,但普通水果可能不存在这种关系(该研究共计纳入约15万人,人最终患上痛风)。
酒精酒精也是各大痛风管理指南中一致认为应该极力限制的食物。
因为,随着酒精摄入的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莓类水果有一项研究专门验证了莓类对尿酸水平的影响:在选出10名健康女性进食过夜后,让她们摄入约80g左右的莓类/葡萄/草莓/奇异果,进食1.5小时、3小时、5小时后分别再次测定尿酸浓度,发现莓类是降尿酸效果最好的。
常见碳水较低的莓类有:黑莓、蓝莓、覆盆子等。
而莓类水果刚好也是果糖含量最低的一类水果。
维生素C为了直接研究维生素C对尿酸的影响,有报道将位不吸烟纳入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补充维生素Cmg,维持个月;另一组为空白对照(mg大豆油/天)。
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C两个月后干预组的尿酸水平平均减少0.6mg/dL。
维生素D一般认为,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与高尿酸或痛风风险有关。维生素D不足的人高尿酸的比例更高,高尿酸患者里维生素D不足的比例也更高。
但也有研究表明其实关系不大。
但综合更多的文献,可以初步认为,补充维生素D与尿酸降低或痛风风险下降相关。除了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也是很关键的。
牛奶及其乳制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通过对4.7万无痛风人群进行为期1年的膳食调查,得出了以下结果:
过多摄入肉类和海鲜与痛风风险增大相关,而增加乳制品的摄入与更低的痛风风险相关。适当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或蛋白并不会增加痛风风险。
肉类、海鲜与豆类肉类与海鲜似乎是痛风患者的头号大敌。
它们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欧洲风湿病联盟”给出的痛风患者饮食建议[1]:
事实上,摄入过多动物蛋白(比如肉类、鱼虾及海鲜)的确可能增加痛风风险,但同样的,过度摄入植物蛋白也将可能增加痛风风险。
所以欧洲风湿病联盟给出的建议是避免高蛋白,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蛋白,同时还推荐低脂饮食,这使得患者不得不用碳水化合物来替代需要的能量。
然而,长期高碳水饮食将可能导致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导致尿酸升高。
肉类与海鲜未必会提升尿酸,至少证据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那么强,但是会增加痛风风险。
豆类也是让痛风的朋友非常畏惧的食物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来自年台湾痛风管理专家共识中关于豆类是怎么说的。
豆类可补充人体蛋白需求,尤其是在减少肉类摄入的情况下。
所以不必对豆类食物太过担心,只要不摄入过多就好。
运动和减肥根据年发表的欧洲高尿酸专家共识,运动和减肥均被极力推荐!
此外,一项关于肥胖与痛风的综述发现,肥胖人士减肥有利于减少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进而减少痛风风险。
药物如饮食干预失败,则需要上医疗干预。药物干预需确定是什么类型的高尿酸血症/痛风,需要检测尿尿酸排泄率和尿酸排泄分数。医院检测确诊拿处方。
同时,下表的药物尽量避免
综上所述,我们能得出本答案开头的总结性结论,一些建议证据强,一些弱,要想降尿酸、防痛风,需要从多维度进行生活干预,也就是说,做到7个减法3个加法中尽可能多的建议。
医院专科门诊:1、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专科门诊(刘镇江副主任医师,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六)刘镇江
副主任医师
刘镇江,男,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四川省老年医学会肾病专委会委员,成都市肾病质控中心血管通路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人,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本科,医学学士。先医院、医院肾内科、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从事临床工作近0年,从事血液透析管理工作1年,医院担任科主任多年,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及其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管理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熟练掌握透析病人急性、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熟悉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咨询来源:知乎
推荐阅读:
1、泸二外开学季,医院这样“蹭热点”好吗?、惊!68岁吴孟达因肝癌去世:肝被透支的全过程曝光!
3、世界肾脏日,教你几招远离肾虚不是梦!
4、福欣科普——神奇的星状神经节阻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