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今天风妹儿特地整理出了4个常见的关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问题,一起来看看你是否都清楚吧!
1、痛风患者只用低嘌呤饮食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我们都知道,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因此富含嘌呤的食物(各种肉类、动物内脏等)都是需要在生活中尽量避免的。但是,还有2类食物成分也容易诱发痛风,那就是——果糖和酒精。
虽然高糖饮料和零食本身含有的嘌呤量一般情况下都很低,但是高果糖浆的摄入量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正性相关,果糖可能会加速嘌呤的代谢过程。当然,高糖饮料的长期摄入过多还会引起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因此甜饮料还是应该尽量少喝。
另外,酒精饮料也是重大的风险因素。大量饮酒可使得嘌呤的分解加速,加快尿酸的生成,同时酒精饮料不利于肾小管对尿酸的滤出,使得尿酸的排泄也减少。因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不光啤酒需要少喝,红酒白酒一样也需要注意不要饮用过量,最好少喝或者不喝。
2、体重指数正常就不易患痛风吗?
并不是这样。理论上说,肥胖的确会促进高尿酸血症、其原因分为两大方面:首先会增加尿酸合成;其次会导致尿酸排泄下降,因为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肾脏体液紊乱,最终引起尿酸重吸收增加。
因此,体重指数(BMI)越大,痛风的发生率就越高。并且体重指数越大的女性,在50-70年龄段间痛风的发生率都是越高的。
但是,另一方面,BMI并不能完全决定人们的痛风风险,因为还有一个指标非常关键——腰臀比。腰臀比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指标越高说明内脏脂肪的积聚越明显。因此,腰臀比越高(尤其>0.95时),痛风发生的危险性也越大。
3、先有高尿酸血症还是先有肾病?
临床中,高尿酸血症可以引起这些肾损害:慢性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以及急性高尿酸性肾病。其中以慢性尿酸性肾病最常见,即尿酸盐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可能引起肾小球的缺血硬化。并且,肾功能不全也会继发高尿酸血症。
4、碱化尿液的目标是越“碱”越好吗?
不是的。碱化尿液时需要监测尿pH值,而最有利于尿酸盐溶解从尿液中排出的尿pH水平是在6.2-6.9之间。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不仅需要规范系统的专科治疗,自身还要“管住嘴,迈开腿”,适当碱化尿液,避免应用升高尿酸水平的药物。总之,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这件事儿上,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规范治疗同等重要。
编辑、发布丨风妹儿
审稿丨外宣部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本订阅号部分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每天5分钟,让你读懂痛风医学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