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儿童节这天
45岁的常女士(化名)
抱着出生一个月的小宝宝出院了
看着她和家人幸福的笑容
医护人员感觉到很欣慰……
大家想到了一个月前,常女士全家人焦虑、紧张的情景,也想到了住院治疗期间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医院)产二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积极救治患者的一个个场景。
急诊入院,孕妇全身水肿
45岁高龄的常女士患有继发性不孕症,经多年治疗,终于如愿怀孕,但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类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孕26周的常女士全身严重水肿,行走困难,医院急诊转入郑大三附院产二科。入院后,经过全面检查,发现常女士病情危重,全身水肿,严重低蛋白血症,多量腹水、胸水、心包积液,血压-/-mmhg,尿蛋白(4+),管型(4+)。
根据病情,需要尽快终止妊娠,但是目前胎儿孕周较小,还没应用促胎儿肺部发育成熟药物,胎儿成活几率极低,如等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需要48小时以上的等待期,这会增加常女士的风险,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心衰、肺水肿、子痫、胎盘早剥、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常女士生命。但常女士及其爱人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宝宝非常珍惜,强烈要求给小宝宝争取生存机会,要求尽力保守治疗,延长孕周。
产二科主任李根霞根据常女士的情况,先给予患者解痉降压治疗,并邀请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产科专家崔世红教授及儿内科主任徐发林教授共同会诊该患者。
病情危重,风险高
崔世红教授接到邀请后,立即来到产科病房,对常女士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认真细致的查看相关化验等辅助检查,充分对常女士的病情进行评估,认为常女士现在病情危重,治疗过程风险高,但考虑到常女士及家属的迫切的求子愿望,建议在解痉、降压、严密监护下,短暂观察治疗,并动态评估病情变化,同时做好手术准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迹象,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并启动多学科救治,医护人员将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充分与常女士及家属沟通。
胎儿胎龄26周,有救治希望
徐发林教授与常女士及家属充分沟通了关于超早产儿的相关救治情况,他给家属们普及到,在我国国内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不足37周的出生的新生儿,对于胎龄仅仅26周的新生儿,称为超早产儿,救治难度较大,但郑大三附院有成功救治大量孕24周后超早产儿的经验和条件,徐发林将相关风险及可能发生的近远期并发症与患者进行了充分沟通。
携手救治,母子平安
最终,在严密监护及解痉降压治疗后,常女士病情尚且平稳,在给予促胎肺成熟药物后,终于入院第五天后,在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监护室、手术室等多学科共同监护下实施急诊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娩出一活男婴,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9分,5分钟9分,体重g,转入新生儿ICU治疗观察,常女士转入成人ICU监护治疗48小时后,返回普通病房,术后一周后顺利出院。新生儿宝宝在新生儿科住院1个月后也顺利出院。
针对该病例,崔世红、徐发林、李根霞再次进行了认真分析、积极讨论,全流程梳理患者的病情以及病例个体化特征,充分肯定了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妇幼健康科普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含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有的孕妈,仅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间隔4小时以上的时间里、有两次出现高压≥mmHg或低压≥90mmHg的情况,就可以初步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了。也有些孕妈血压升高的同时,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各器官因血流灌注不足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功能异常,出现肾脏损伤,体内的蛋白随着尿液排出,导致下肢甚至全身水肿,胸腹水等;孕妈们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等情况,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衰、胎盘早剥、胎死宫内、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及不良结局。
哪些病人容易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呢?
40岁及以上的高龄孕妇,肥胖孕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抗体阳性者以及多胎妊娠的孕妇,有相应家族史如母亲或姐妹妊娠时患过此病者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另外孕早期血压时常波动于/80mmHg以上的孕妈,也需要警惕!
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孕妈们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孕妈们平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低盐低脂饮食,均衡营养,注意补钙,高蛋白及微量元素的补充,适当活动,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同时也注意避免情绪波动,睡眠质量要保障,同时做好定期产检。在此提醒大家,一旦病情进展,恶化,药物控制不佳,我们只能通过尽快终止妊娠,从而确保母体及胎儿的安全、积极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
(资料图片)
郑大三附院产科作为河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河南省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对危重合并症、并发症及疑难病症有较高的救治水平,全体医护人员将为全省孕产妇和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医院